REGISTER
LOG IN
搜尋
2025年9月6日
注意!注意!
註冊為會員登錄之後,您會看到更多完整的內容喔~~~
使用者註冊
論壇小技巧
表示您有尚未閱讀的訊息
表示您已經看過所有的訊息了
討論區
所有論壇
->
最新活動分享
->
2005-10-16 觀音山 凌雲寺 - 人面蜘蛛
首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尾篇
2005-10-21 10:47
Sung Roy
人面蜘蛛
----------------
哈哈哈
我是洛克人
2005-10-27 01:25
宋 清標
轉載自蜘蛛大集合
http://140.116.5.200/~c4491143/spider/
人面蜘蛛的特徵
台
灣目前已知的蜘蛛種類在二百七十種以上,人面蜘蛛號稱台灣地區最大型蜘蛛,雌蜘蛛頭胸部呈黑褐色,上有凹凸隆起如人之臉孔,故稱為人面蜘蛛。步腳四對強大而呈黑色,其基節下側呈褐色。腹部圓筒狀,背面褐色上具黃色縱斑紋。雄蜘蛛頭胸部呈黑褐色,觸肢膨大,足黃色;腹部黃色,背面中央有褐紋。
人
面蜘蛛通常棲息樹林環境,雌蜘蛛通常利用樹枝、草叢、電桿或電線等物結單層圓形網,其網幅可達二公尺以上。繁殖季時可見雄蜘棲息同一網上伺機與雌蜘交配。
人面蜘蛛的進食方式
雌
性人面蜘蛛通常頭部朝下停憩網中央位置,靜待獵物上網,除非修補蜘網、捕食獵物、清理雜物或受干擾逃避時才變換姿勢,不過在事件過後又恢復頭部朝下的機動待命姿勢。
雌
人面蜘蛛對已纏繞固定的獵物,對同部位持續消化後吸食營養液,遭其消化之獵物通常收縮變形成一團。
人面蜘蛛對消化後之殘渣或黏附網上雜物則會主動清除,至於小獵物通常由寄居網上的赤腹寄居姬蜘捕食。在飽食一頓並清掃其磐絲洞後,雌蜘常會以口器分別清潔其附肢,事後又倒掛金鉤地停憩圓網中央。
人面蜘蛛之體色多形性現象
在
野外觀察中我們發現台灣最大型之圓網蜘蛛,人面蜘蛛Nephila maculata (Fabricius),有顯著之體色多形性現象。在本島及外島之雌性個體有黃色型、黑色型、紅色型之別。但所有雄性個體皆為紅色型,並無體色差異。雌性人面蜘蛛之體色差異對其生理及覓食可能有相當之影響。根據針對其他節肢動物所作之研究得知,黑色型個體因為吸熱較快,在溫度較低之高緯度地區可能較黃色型個體有利;但黃色型個體因其體表之顏色及斑紋可反射紫外線之故,可能會因昆蟲受其吸引而有較高的攝食率。然而,黃色型個體鮮豔之體色亦可能導致其較容易被捕食者發現而有較高之死亡率。所以,不同色型之人面蜘蛛在適存度上可能互有得失。
人面蜘蛛與赤腹寄居姬蜘的共生關係
人
面蜘蛛與赤腹寄居姬蜘間,彼此間維持某種程度的共生關係。人面蜘蛛網上赤腹寄居姬蜘隻數可多達十五隻以上,而以較靠近植株之網上的赤腹寄居姬蜘隻數較多。
赤
腹寄居姬蜘雌蜘約5.5公厘,雄蜘約3.25公厘。其頭胸部淡黃色,布腳修長接近黑色。腹部呈朱紅色,其後方特別突出,在突出頂點及絲疣上方有黑點,側面則有銀色斑。因體小呈紅色,又常寄居在人面蜘蛛、鬼蛛、塵蜘之網上,故名為赤腹寄居姬蜘。
赤
腹寄居姬蜘不但利用網上小獵物為生,當人面蜘蛛捕食大獵物時,網上的赤腹寄居姬蜘有向大獵物集中,並和人面蜘蛛共享獵物的現象。這種不同蜘蛛共享獵物的現象並不多,相信此種關係必有生態意義。
錯縱複雜的生態角色
在
野外人面蜘蛛可捕食攀木蜥蜴及各種陸生無脊椎動物,但人面蜘蛛同時也是鳥類、盤古蟾蜍、蜥蜴及螞蟻等之捕食對象,人面蜘蛛對維持食物網的能量運轉是不可或缺的。
同
時人面蜘蛛網上有赤腹寄居姬蜘、銀腹寄居姬蜘、小寄居姬蜘等寄居其上,而人面蜘蛛網附近也常有橫紋人面蜘蛛、泉字斑蜘蛛、大型銀腹蜘蛛、乳頭棘蜘及塵蜘等比鄰而居,其中並發生複雜的交互作用。
人類無知與無情的干擾
人
面蜘蛛是台灣地區最顯著的大蜘蛛。目前已知其生態角色複雜,既是捕食者又是獵餌,同時也和其他獵物共生,但人類的干擾卻嚴重影響人面蜘蛛的分布,因此落實保育教育,教導民眾正確的資訊,以免認知不夠造成生態破壞是現階段及重要的工作。
==========================
別讓現在的遲疑,變成明日的遺憾
==========================
TheNet
祝大家事事順心
首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尾篇
新莊 HAPPY 讀書會
TheNet
服務條款
隱私聲明